某一次的亏损不算亏,真正应该担心的是,因为某一次的亏损导致了账户丧失了继续进场的能力,以及你对亏损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运气阶段。
某一次的盈利也不算赚,真正应该总结的的是,你的这次盈利是否存在可持续性复制的交易逻辑,以及能否持续的做应该做的事情。
首先应该纠正的是,百多年来推动投机市场运行的是在市场中把各种极端都体现的淋漓尽致的人性,而不是超然物外的科学,市场因为人性的追求而波动,而不是因为某一客观的宇宙规律而波动。
人的本性会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与好了伤疤忘了疼之间呈现周期性的轮回特征,所以市场也会在疯狂与恐慌之间轮回,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交易者会基于常识性的认知而试图去用某一种方式来定义疯狂与恐慌的程度,从而达到抄底与摸顶的目标。
只不过最需要重视的问题是,交易者永远不可能做到纯理性行事,所以市场也不可能存在纯理性的市场,事实也恰恰是因为存在各种感性方面的争议才使得买卖双方的交易得以达成。
至少对所有的交易新手来说,很难在一开始就认识到市场的问题实际上是交易者自身的问题,交易者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谁战胜谁,谁要委屈谁,而是每个交易者在自己与市场之间学会达到一种平衡。
市场价格随机波动的背后是市场各种偶然与必然的掺杂,时间在人的生命中扮演了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周期也是交易市场最关键的因素,同样的一笔交易,同一个点位开仓,在某一个周期里面做是合理的,而放在另外一个周期里面看来就是不对的。
所以,对交易者来说,不存在绝对的交易,只存在绝对的周期,一笔交易可能赚钱也可能亏钱,不论结果与否都应该在特定的交易周期内了结这笔交易,而周期观念也恰恰是很多交易者最欠缺的,盈利的单子什么时候出场看的是自己的心情,亏损的单子出场看的是什么时候可以扛回来,这是绝大部分交易亏损的主要原因。
交易周期混乱的背后是对亏损变成现实的不甘,人的本性都不喜欢向外舍,这种本能的推动也导致很多交易者陷入一种亏损与周期的恶性循环,当最适合你的行情出现的时候,你却早已经被深套其中,近乎搏命的运气式交易,试问,这怎么可能盈利。
接受亏损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亏损,这也是在整个交易市场中交易者能够自己决定的为数不多的东西。
区别一个人是成熟还是幼稚的标准是看他对失去的接受程度,只有小孩子才会认为自己的是自己的,别人有的自己也应该有,这条标准同样适用于交易者,一旦一个交易者觉得自己只能赚钱的话,他就只能活在一个小我的世界里,永远不可能认清市场的本质,不要忘了,你不是跟自己做交易而是跟市场里的对手做交易。
优秀的投机家们总是在等待,总是有耐心等待着市场证实他们的判断。要记住,在市场本身的表现证实你的看法之前,不要完全相信你的判断。---利弗莫尔
最好的交易的机会总是藏在你能克服自己想要急切赚钱的欲望之后,是不是经常会有这种感觉:生怕会错过赚钱的机会就急匆匆的冲进去,当单子被套到某个点位上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地方才是最佳的进场点位!很多时候交易者缺的不是欲望和技术,而是等待最佳机会出现的耐心。
实际上没有绝对不好的交易技术,只是通常绝大部分交易者用不到对的时候市场总有那么一段时期是盈利大风险小,而大部分时间内则是风险大盈利小。
一方面你想用技术预测行情,另一方面还想让它照顾你的心情,总之不仅要让你赚钱,还得要让你赚的痛快,所以技术分析表示:臣妾做不到!
哪有什么能战胜市场的人,尤其是对系统交易者来说,连续亏损的时候你需要保持信心,连续盈利的时候需要保持耐心,随着市场的波动,交易者总是会在信心和耐心之间疲于奔命。
而最后每个交易者终将明白的是,掌控交易的不是或好或坏的自我感觉,而是冷冰冰的交易信号,克制每一根K线都想进场的冲动,等着开仓信号的出现,坚持一致性本身就意味着要耐心等待。会开仓的是学徒,会平仓的是老师,会空仓的才是大师,学徒们觉得会买就是一切,到了大师的境界里才会意识到,交易是需要一致性的理由的。只是大智若拙,学徒们总是嘲笑大师们的保守错过了遍地黄金的交易机会。
那些总是希望一夜暴富而沦为赌徒的交易者告诉我们:速度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不曾是不会是交易赚钱的关键。利佛莫尔说,时间因素才是交易的核心因素,市场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展开行情,同样,交易者也需要在对的时间周期里做对的事情。
只是当你真的置身恐慌或者狂热的市场里的时候,任何人都会被结果所吸引而忽略了过程,想着要赚钱,却来不及等待市场表象下蕴藏的稍纵即逝的机会。每一次波动都折射出一个充满矛盾的市场,每一次交易都折射出一群自以为是的交易者,每一次亏损都是冲动者的惩罚,每一次盈利都是等待者的奖赏,很认可一句话,交易中最痛苦的地方在于你要在80%的时光里等待那20%盈利机会,这当中最好的盈利实际上也是对你80%的时间内忍耐的奖赏。
|